登录 登录 邮箱验证码登录 登录 用户名密码登录 注册 立即注册

青少年权益保护和普法教育调查问卷报告

发布时期:2023年05月30日    来源: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

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的成长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切实保障少年儿童权益对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至关重要,你比较关注青少年成长面临的哪些问题?


523日,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就青少年权益保护和普法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向社会公开进行调查问卷活动。问卷推出,就受到广大志愿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截止发稿,共收到387份问卷结果。问卷结果一定程度上反馈了在青少年权益保护和普法教育方面的问题和需求,现将结果汇总并公布,以期引发大家的思考,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保护青少年权益的活动中来。


对于“您认为青少年主要合法权益有哪些”中,生命健康权(365)、受教育权(352)和隐私权(346)名列前三。

 


在“获得法律常识的渠道”中,网络和自媒体(339)超过电视等传统媒体(304)和学校法律课程(258),名列第一。




在“您所在的学校或社区有组织过青少年权益保护教育吗?”57份问卷选择“从不”,需给予关注和重视。




有近半数人(192)表示“听说过《未成年人保护法》,但不太了解”,106人参加过《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学习,比较了解,89人翻看过原文,了解大概内容。


 

对于所在地区对青少年权益保护的综合环境,229人认为良好,139人认为一般,9人认为很不好。



对于是否遇到过权益被侵害的情况,228人表示没遇到过,119人偶尔遇到,34人不清楚到侵害的是不是自己的合法权益,6人回答经常遇到。


受访者中,心理健康被认为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权益,其次分别为校园霸凌、隐私侵害和社交安全。


 

在权益受到侵害时,293人认为“只要是我的正当权益,我就应该去争取,所以我会找相关部门”,34人表示“想去找老师或有关部门,但觉得问题不一定能够得到解决,所以忍气吞声”,41人表示“想维护自己的权益,但不知道如何做”,19人表示“心里很气愤,但只是抱怨,没有任何行动”。

 



在对维护自己权益的渠道的选择中,304人选择老师、领导反映(包括校长热线和举报信箱),234人选择向公安局报案,212人选择寻求家庭或社区的帮助,200人求助于法律援助中心,163人选择向学校的少先队、德育办反映,99人通过心理咨询和自我调节,82人选择网络媒体(贴吧、微博、QQ、微信等),47人自己采取行动解决,还有1人选择其他。


 


215人表示未反映或未遇到过之外,在反映过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后,得到的结果中,78人得到顺利解决,44人受理但未得到解决,37人得到解决但遭遇不少困难,9人被置之不理,4人选择其他。


 



330人表示,即使反映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下次遇到别的问题时,只要我认为是对的,就会坚持;54人表示,反正都不会得到解决,就不会再反映了。


 


对于青少年被侵权后采取消极态度的原因,274人认为维权途径不完善,使他们没有信心取得胜利,于是放弃;270人认为青少年对权益保护意识淡薄,不知道该如何维权;220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什么大不了,以后注意点就是了;204人认为维权成本太高,使他们望而止步,还有1人选择其他原因。


 




对于权益维护相关教育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程度,受访者的看法如下图::


 


在对普法教育的途径选择上,更多的人选择了线上方式,这也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每次愿意用于普法学习的时间,128人选择在1530分钟,90人选择3060分钟,33人选择在15分钟以内,其他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或更高的频率用于学习法律知识。



本次参加调查的387份问卷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完成问卷164份,占比42.37%。


 


其中,在校学生155人,占比:40.05%。


 



基于以上数据,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将向社区及学校推出公益法律课程,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建立合作,为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共同努力。


联系我们

  • 电话:021-63733215
  • 网址:https://www.grandallfund.com/
  • 邮箱:fjh@grandallfund.com
  •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明路258弄1号楼101室

微信公众号

志愿者报名

©202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 沪ICP备2024049556号-3 版权所有 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

技术支持:泛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