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7日下午,红十字国际学院人道事务高级研修班二期班第二次学员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此次学员论坛主题为“自然灾害和应急事件下的人道资源动员”,由班委会牵头策划并组织,分主旨分享、圆桌论坛、总结点评3个部分,邀请了2位主讲人、9位学员嘉宾分享人道资源动员工作经验和感悟。红十字国际学院院长王汝鹏、副院长刘选国、常务副院长郑庚出席论坛。



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朱天玲以“不争论,行动”为主题,梳理了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在2022年上海抗疫中,围绕关怀医护人员、帮助普通市民、救助困难群众、响应社会需求四个方面开展人道资源动员的实践经验和案例,重点分享了以学院为平台,班级学员全面动员、齐心援沪的感人故事。介绍了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从2016年成立以来牵头实施的“未来教室”“星计划”“博爱基层公卫援建计划”等一系列公益项目及工作动态。最后,她以一句“如果成为灯塔的代价是永远伫立在海边,请把这个位置留给我”结束分享,成为本次论坛让人记忆深刻的金句。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品牌传播部副部长王硕以“从应急救护到生命教育:为守护生命与健康贡献人道力量”为主题,从红十字会职能职责入手,通过梳理和回溯近年来的政策文件,对红十字应急救护和生命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等进行了盘点和解读,与学员们一起回顾从应急救护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必然要求和重点工作。并以博爱校医室、应急救护一体机、“红气球”定向越野赛等特色公益项目为例,分享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生命教育”领域中在项目升级、品牌创新、机制保障和社会动员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

主旨演讲后,第一组5位学员嘉宾围绕“如何借助社交、社区、社会组织网络进行协作”的主题开展圆桌论坛,大家结合实际工作案例,依次介绍和分享了在上海抗疫、河南洪灾、俄乌冲突等近年重点关注的自然灾害和公共应急事件中,开展人道资源动员的工作经验和感悟。
来伊份公益基金会童食健康项目负责人邱玉玮讲述了来伊份作为上海市保供企业,在疫情期间坚守企业社会责任使命与担当,包括积极动员社会资源,从关心关爱公卫中心、方舱医院、儿童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到为虹桥机场滞留旅客发放慰问物资,以及在捐赠款物、服务群众、志愿服务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她认为,疫情是场大考,检验了企业应对风险与快速反应的能力。

洛阳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少侠着重对2021年7月河南水灾期间,洛阳市红十字会充分发挥应急救援、救助职能,迅速组织救援队伍紧急驰援郑州、新乡、鹤壁等地开展防汛抢险,有序接收使用捐赠款物的工作情况和取得的经验。他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领导重视、企业爱心、日常宣传和良好口碑,并强调主动担当作为、程序合法规范是应对处置突发应急事件的关键。

湖北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唐彬彬从2022年湖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在支援香港、上海抗疫和举办5.8博爱周暨首届湖北数字公益节,线上线下同推进,筹资动员等实践中得到启示,认为人道资源动员中领导重视、做好顶层设计是根本,全系统全方位参与是保障,项目设计是关键,宣传工作是重点,推进构建良好公益生态是目的。也表示了某些项目执行中捐方和受助方信息不对称的困惑。

郴州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周洁分享了疫情防控中郴州市红十字会争取上级重视、协调部门联动、动员社会参与等方面人道资源动员的探索和经验做法。她认为,红十字会作为党委领导、政府联系的群团组织,在突发事件中要快速融入当地应急响应机制,服从统一调配,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人道领域助手作用。她指出,人道资源动员不仅是针对企业的爱心动员,而是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工作体系。

联合国难民署行政及项目官员桂敏以乌克兰紧急援助为例,分享了联合国难民署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先后启动二级、三级紧急响应机制,快速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人道资源动员,积极筹集款物,简化采购分发流程等一系列难民救助的工作事例和感受。她指出,这些成效的取得,得益于联合国难民署已经建立起来的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应急机制,以及各部门积极有序的配合响应。

随后,第二组4位学员嘉宾立足各自岗位,以“平战结合,当前如何做好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与生命教育”为主题开展了圆桌论坛,大家以问答形式分享交流,主题突出,氛围热烈。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儿童安全力教育基金发起人张咏梅认为,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教育首先要做好安全教育。她以多年来研究儿童伤害案件为例分析提出,90%以上的伤害发生是可以避免的,而伤害发生背后的环境条件、行为认知都有极其相似的共性特点。她向大家介绍,儿童安全力教育专项基金是基于对中国0-19岁青少年行为认知特点、伤害共性研究来设计和制作的预防课程体系,即将试点,希望有更多来自各界的社会资源来助力项目推进。
云南省红十字会一级巡视员潘晓玲分享了云南在“5·8”纪念活动中启动捐赠管理系统、表彰博爱捐赠,以推介“滇苗助学”“博爱急救站”等品牌项目指导各地开展“生命教育、人道伴行”六大红十字生命教育行动的活动亮点。强调对边疆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要补短板、共成长,加强培训宣传,使边疆孩子同步增长保护生命健康知识。展形象、促友谊,建设综合性、现代化的生命健康体验馆,加强与毗邻国的合作与交流,更好地发挥红十字会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助手作用。

江西省红十字会组织宣传处副处长夏晓雯横向梳理了江西省红十字会做好人道资源动员和人道文化传播,为生命教育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和舆论保障,全力推进生命教育五大行动的实践探索。重点分享了5.8人道公益日众筹中设置“江小红生命教育”项目,乡村振兴100+三年行动计划筹办项目大赛,开展“江小红”宣讲团下基层生命教育宣讲活动等人道资源动员经验和成果。提出,要紧贴当前群众需求策划和实施公益项目,让生命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珠海市香洲区红十字会秘书长张丽芬分享了香洲区红十字会近年来应急救护工作的经验做法,主要包括联合应急部门推动AED等急救设备覆盖全区口岸、市场、公园等重点公共场所;开展应急救护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景区等“五进”活动。她表示,接下来将结合暑期安全教育,开展红十字生命安全教育亲子夏令营,充分利用4个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阵地,继续推进“五进”活动,努力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浓厚氛围。

刘选国副院长对本次学员论坛高度评价,认为前期准备充分,班委精心组织,紧扣热点话题,分享交流生动,整体呈现完美。他强调了学员相互交流分享的重要性,肯定了学员们以学院为人道资源汇聚和公益交流合作平台,在上海抗疫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学院“共建共享”的办学宗旨。同时,对进一步提高论坛质量,打造特色品牌提出建议,并希望通过论坛的举办,促进学员对人道公益事业认识汲取转化,从而进一步深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