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登录 邮箱验证码登录 登录 用户名密码登录 注册 立即注册

与子同袍,与有荣焉——丰基金秘书长朱天玲在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研讨会“志愿行善”分论坛的发言

发布时期:2022年11月15日    来源: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

为团结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完善社会治理制度、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之基,2022年9月28日,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力公益慈善事业·促进社会治理创新”主题研讨会在上海隆重举办。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中央统战部六局局长、中华慈善总会会长以及来自社会各界140多位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受中央统战部邀请,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理事兼秘书长朱天玲在大会“志愿行善”分论坛围绕“新阶层成长与志愿精神”的主题分享了丰基金的公益历程。节选如下,与共同成长的丰基金伙伴们分享:


“志愿行善”分论坛发言
——朱天玲
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朱天玲,在场的许多朋友都认识了。前面发言的曹老师和荣队长都是我非常钦佩的公益人,蓝天救援队一直是我向往的队伍,我在努力学习皮划艇技术,还上了急救导师课,希望救援队以后可以考虑吸收我。曹老师一家三代人多年以来矢志不渝地投身公益这件事,始终激励着我,看到她,我就觉得我不累,也不是最瘦的(笑)。
这些年,我看着曹老师,曹老师看着那些自闭症孩子,一代一代的长大了。
当初踏入公益之门有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有一天,我去请教一位教育家如何教导子女,他早有准备。整整一个下午,他谈的都是教育资源的不足、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无论是哪里的孩子,都是我们的未来。“都是我们的未来”,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我被他说服了,当天晚上就决定捐资,与他共同发起设立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亲基金”教育专项基金,致力于乡村的教育支持和改革,而项目的名字就是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的“未来教室”。现在作为丰基金秘书长的我,也经常要出去筹款了,也会这个套路了,每次谈话都不浪费(笑)。
转眼六年,亲基金和丰基金一起,已经完成了100多个乡村小学的援建,给村小带去了“未来教室”“未来体育训练营”,每年展开面对村小家庭的“御寒计划”,每年召开校长大会,让村小的管理者多多交流,不断投放城市丰富的教育资源,鼓励和激发乡村教师的奇思妙想,以更先进的教育方法,给乡村的孩子们带来更生动的课堂。当我们看到乡村教师们眼里有光,浑身充满力量,我们就尝到了公益的美味。
再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年冬天,我在一个乡村小学开展家访,这是我的第一次乡村学校家访。带我们回家的那个男孩儿,个子小小的,我以为他二年级,一问才知道他五年级,去他家的一路上,他沉默不语,不问不答,走着走着,离家越近,头就更低,到了门口,他的脑袋都快扎进土里了。除了家徒四壁,他家里人丁稀薄。80岁的奶奶刚刚学会骑三轮车,在学校的同意下,拉走食堂的溉水回家喂猪,卖了猪才能养活这个娃,整个屋子里充满了猪食的味道,煮猪食的大锅旁边,就是他们单薄的床铺。这位奶奶见到我就紧紧拉着我的手说,“如果我不在了,你们一定、一定要帮帮我的孙子。”说完眼泪禁不住掉下来。我出了他家的门,泪水涟涟,现在轮到我一路沉默无语,我体会到了那个男孩的感觉,喉头似乎堵了什么东西,说不出话来。
要解决乡村留守问题、独居老人问题,靠点点滴滴的捐助是不够的。一定要重建这个乡村的社区,重新开展乡村生活,让人口回来,让生活质量有基本保证,教育和医疗是最重要的基础支持。政府、公益组织、每个人,都应该担当起一定的责任。
去年,经过反复探讨,我们丰基金投身到支持乡村医生发展、支持乡村医疗信息化的援建项目中,再次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作,在红基会多年援建经验的基础上,设立了“博爱基层公卫援建计划”,是一次对传统医疗项目援建方式的升级,不但援助医疗设备,更要在信息化和医疗技术培训上下功夫。全世界都缺医生,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更缺医生,而乡村的医疗配比就更低,开展远程诊疗、远程培训、信息化管理支持、集采、带教、科教研合作,都将给乡村医疗带来勃勃生机。我们保持了高频率的走访和调研,完成了重庆巫山和贵州毕节两个试点的建设,总结经验准备推向全国。对于党和国家展开的振兴乡村这盘大棋,我充满了信心,当我看到大山里高耸入云的高架桥和盘桓千里的崭新公路,就感到振奋不已,过去几十年的埋头苦干筚路蓝缕,为我们今天振兴乡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已来,不妨躬身入局。
今天在场的,有一直支持和见证我们这两个乡村项目发展的红十字国际学院刘选国院长,在这两个项目的实施中,在他的引导下,发挥公益组织的桥梁作用,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合作,在城乡资源不平衡中找到真实的需求和着力点,乡村教育和医疗的公益先行,为今天我们振兴乡村的主题提供了前哨,而今项目本身也逐渐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让人更加清晰的看到公益的能力和未来。刘院长可以说是我公益路上的导师,他孜孜不倦的引导着许多公益人,开明进取、博智创新。作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前副理事长和20年的公益人,他参与创办的全世界第一个红十字学院2019年终于在苏州大学实现了,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事业,这都是一座难以忽略的丰碑。
另外一位良师益友是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刘红宇律师,她发起“行走中国”支教项目数年,践行公益从未止步。她关注社会、关爱民生、作为政协委员经常为群众利益和社会问题奔走呼吁,并通过参与政协提案、立法修法、投身于中国的法制化建设。她的公益历程,是所有法律公益人的理想。
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是我曾经工作了十几年的地方,律师工作启发和培养了我,让我在公益行动里感到额外有力量。许多公益行动的萌芽,是在这里诞生的。金诚同达的律师们,多年来以行动支持着许多自闭症儿童家庭的生活和发展;开办普法课堂,向来上海打工求学的乡村青年提供了常年法律课程,为他们融入城市生活做出了保障;金诚同达全所15个各地分支机构在社区、在灾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法活动更是不计其数。捐资助学、抗疫救灾,他们总是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把“该做的事”做好,精心准备,匆匆来去,何谓应尽之义,我的律师同行们用行动做出了斩钉截铁的回答。
中国过去20年的经济发展、民智增长,润物细无声的提供了越来越和谐的公益环境。我给丰基金的公众号起了个名字叫“丰基金公益之路”。从助学、救灾、支持弱势群体,到发展教育、推动医疗、建设社区中心,我们想做的事越来越多,加入我们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们开展了持续不断地志愿者培训,为志愿者赋能,从法律规范、公益逻辑、心理建设、乡村访谈、同行分享多个板块,增加志愿者的认知和能力。我们鼓励志愿者脚踏实地、求甚解、求持续,自发自主的开展公益活动。我们把助残和教育文体活动与社区结合,服务于项目,也服务于社区,增加社区的温度和活力。我们还与中学生英文报合作,开展“少年公益家”活动,做项目式学习,鼓励孩子们健康成长、身心和谐。
公益是什么呢?我心中常想到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期待的并不是一举改变命运,而是每个匆匆而过的路人都能再给她一根火柴,也许那个漫漫长夜就会过去。又或者,有人看到她,为她停留、开始思考或者着手解决问题,让她的处境日益得到改善,悲剧不再重演。
贝佐斯在一次演讲中曾经有这样一段话:你们会如何运用自己的天赋,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你们是被惯性所吸引,还是追随自己内心的热情?你们会墨守成规还是会勇于创新?你们会屈从批评还是会坚守信念?你们要展示聪明还是会选择善良?诸位,如果你已经做出了选择,希望你一直、一直走下去,一直向前看,不放弃。
公益之路延绵不断啊,有个词我特别喜欢,叫做薪尽火传!人生的路是有尽头的,但是人生的价值是无限的。公益,最大化的运用了你的能力、拓展了你的价值,延伸了生命的维度。
有位捐款人真诚的对我说,谢谢你天玲,因为你们的不断努力,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爱和希望。我把这句话转赠给在场所有公益人。今天在这里的各位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可以共鸣的战友。
衷心献上一句:
与子同袍,与有荣焉。谢谢大家!


—— · —— · —— · —— · —— · —— · —— 


点击以上图片,
了解「丰基金」各公益项目及捐款通道。
欢迎捐赠,也欢迎转发,
让更多人能够在我们的公益项目中受益。

联系我们

  • 电话:021-63733215
  • 网址:https://www.grandallfund.com/
  • 邮箱:fjh@grandallfund.com
  •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浦明路258弄1号楼101室

微信公众号

志愿者报名

©2021-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 沪ICP备2024049556号-3 版权所有 上海大丰公益基金会

技术支持:泛多网络